跳到主要內容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8)

這回想介紹一位讓音符生出語氣、讓音樂意象漸漸浮現的鋼琴家。聆聽她的錄音時,往往不覺得她有特意營造出什麼旋律曼妙的瞬間,然而回想起來卻餘韻不止……她是Monique de La Bruchollerie1915-1972)。

自從多年前偶然與其錄音(散見於DenonDoremiINAVOX)相遇,印象就停留在那充滿靈氣的海頓、無可置喙的莫札特,以及不矯情自溺的蕭邦詮釋。Meloclassic套裝發行後,第一時間就搶下,希望每一片都能重拾當初的欣喜,除了前二片有幾個樂段是我無法理解的路數,整套專輯可以說是漸入佳境,越聽越驚喜。

這企劃相當全面地收錄了Bruchollerie的錄音能聽見一位成熟鋼琴家的風範如果她的錄音您只打算收一套那就是這套盒裝了。(Meloclassic MC 1034

盒裝內第一片的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與第二片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並未給我驚豔,甚至有點不像我對這位鋼琴家的認知,畢竟那幾首協奏曲名作已經有太多經典演繹,讓我一度質疑自己當初的印象。平心而論,第一片收錄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還是值得一提的演出。第一樂章架勢做足,迅捷的進場、有力的鋪陳、持續的專注、些微的刁鑽,當然是非常好的演奏,可以聽見樂團給予足夠支撐,鋼琴在框架中漲滿魄力。第二樂章樂團部份則是大大加分,有一種曼妙卻脆弱的氛圍,演奏得相當感人,靈光轉瞬間確實把「那個年代」保留了起來。第三樂章時而剛健時而崩裂,從鋼琴音粒快速滾動中,可以聽見鮮活又無畏的演奏特質,這點在其他錄音中也能聽見。

先前聽過Bruchollerie演奏的蕭邦華麗大波蘭舞曲與一些短曲,印象中都是帶有淺淺的詩意與瀟灑,沒想到第三片收錄的蕭邦第二號協奏曲,竟然聽起來有「過份明晰、非典型」的感受。其實她強調清晰感的演奏風格並不讓人意外,只是沒想到會如此應用在蕭邦協奏曲上,盒裝的第七片CD有收錄她演奏的蕭邦短曲,還真是兩樣風情哩。聽起這協奏曲,儘管能感受到管弦樂不在最佳狀態,但還是盡力烘托出Bruchollerie權威的一面;她出手就打到重點,每個音都有存在感,速度銳意、分句鮮明,帶來不小的迫進,手指安排說一不二,很有個性。可是這樣的風格很容易讓聽者一個不注意就錯失了音樂中的愉悅飄揚的成份與舞蹈元素出現的瞬間。我想我還沒習慣口吻這麼堅決的蕭邦。

但不得不說,這明晰颯爽,配上聖桑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的質地,清新愉悅又回來了,超技堅決更是一點不缺,她也有辦法把一些抒情斷片梳理得相當高雅(處理不流暢的話,這首協奏曲裡的一些抒情線條會因瞬間的沉溺而略顯作態)。聖桑這首協奏曲中還可以聽見Bruchollerie處理強音的階度,雖然肯定不像現代錄音那麼清晰,但藉由與錄音中管弦樂團的動態相較,也能大致在腦海裡模擬出幾分感覺。鋼琴的力度與樂團配合得頗為理想,有趣的是,明知這是半世紀前的錄音,鋼琴的輝度、亮澤、熾熱都還是相當清楚,獨奏風範領在樂團前頭,把聖桑寫給鋼琴家的風采展露無遺。

第四片收錄了二首莫札特的協奏曲(第廿號、第廿三號),Denon也曾經發行過Bruchollerie彈奏同樣曲目的錄音,這件事情值得一提。她彈得好嗎?非常好,琴音鮮活,樂團份量紮實,樂句表情生動,悠揚與憂鬱都沒有保留。但真正令人驚奇的是,兩次協奏曲錄音是不同版本、也與不同指揮搭配,但是Bruchollerie保持著「幾乎一樣」的氣質;之所以驚奇,是因為這前後不同錄音展現出的一致性:彈奏手法與音色同質性極高,也維持著同樣的高水準、同樣的詮釋風味——就算是出自同一位演奏者,這依舊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對了,我個人相當喜歡那份Denon的莫札特專輯,錄音效果十分理想(弦樂部魚貫而出的密度與洋溢愉悅感的旋律簡直渾然天成),只是市面上並不好找,如果一時半刻找不到,這套盒裝的版本也非常耐聽。

這份莫札特第廿、廿三號鋼琴協奏曲與Meloclassic盒裝中收錄的版本不同它是我多年前認識Bruchollerie這名字的契機初次相遇就留下極優的印象。Denon復刻的音質傑出,聆賞樂趣再加成。Denon COCQ-84274

第五片一開始巴哈那首D小調鍵盤協奏曲演出,樂團的分句與韻律感有點茫然,但是!Bruchollerie在接下來的獨奏曲目BWV. 596則徹底發揮了想像力。這是巴哈的管風琴作品,改編自韋瓦第的協奏曲,這裡以鋼琴呈現複音線條,不僅弱音層次與琴音晃盪的漣漪夠迷人,連聲音線條的變化、聲部之間的豐富樣貌也彈得很立體,即使做不到管風琴的音色組合,卻挖掘出譜上的各種訊息,令人意外。尤其在EinleitungLargo e spiccato這兩段,我又聽見了那種「每個音符都有恰到好處的重量與彈性,用最低限度的浪漫,將譜面靈氣蒸騰出來」的魅力。雖然鍵盤改編後,這曲子失去弦樂對立的潑辣,但複音合奏趣味在Bruchollerie手上並未減損,甚至多了些陰影暗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被這改編說服,誇張點講,一整套盒裝,光這曲錄音就堪稱值回票價。

同一片還有克萊門第與海頓可以反覆咀嚼,海頓當然也是她的拿手好戲,音符在她手上都活了起來,那高雅慧黠的氣質是來自何處?只是均勻的手指控制嗎?如果沒有極為深刻艱苦的練習,要怎麼在鋼琴上做出那麼多輕輕的躍動?如果沒有細膩的樂句解讀,又怎麼能把這些節奏感串出流動不已的樂思?

第六片有點說不上來具體的情緒,但是抽象感受倒是不少,只能請有興趣的朋友親身聽過一回。貝多芬寫給奏鳴曲的動機適合用坦率的手法呈現嗎?也許無可無不可,只要言之成理,應該各有興味。像是悲愴奏鳴曲,Bruchollerie把往往把細節處理得果決直率,該說是信手拈來的自信嗎?或許更像是貫徹某種「吞噬」音樂的意念。她對長旋律的掌握足以綿延出另一種視野,譬如第卅號奏鳴曲演奏得相當紮實,一吞噬就是整個樂章的長度,幾乎沒有給聽眾喘息的空間。如果只聽第一樂章,那就是吞噬第一樂章,如果再聽第二樂章,那便一併吞了第二樂章。這樣的演奏風格跟她前面的表現有了出入,少了些餘裕。可是巧妙之處好像正在這裡,不斷堆積的驅力到了第三樂章,我仍然抓不到她到底想要「表現」、「端出」什麼樣的意涵,但是飽滿的觸鍵到了第三樂章需要速度的樂段,就這樣擠出了某種絮絮叨叨的、充滿語氣的氛圍。其實這正是抽象音樂的一個特色,因為沒有歌詞,語義被抽取真空,所以「語氣」取而代之,節奏的張弛、重音的配置、旋律的非歌唱性成為敘事方向——就這點而言,Bruchollerie的敘述力道,還真打進了我的意識。

有件事我絕不懷疑,她對節奏感的要求之精,實在非常罕見。同一片有孟德爾頌的行板與奇想輪旋曲,Bruchollerie著著實實地征服了每一個音符長度的變化,落指的時間也抓得相當準,讓每個音符的時值都帶著平衡的節奏感,以至於音符複雜,聽起來卻毫不費力。如果您注意到這點,就不會懷疑為什麼她演奏的春之歌竟然有著那般動人的歌唱性(聽過她演奏的春之歌,再回頭對照她演奏的貝多芬奏鳴曲,好像又理解了一點什麼)。

節奏感怎麼連動演奏力度?這是聆聽Bruchollerie的關鍵,當您感受到了這點,完全拋開對某種固定速度的成見,就會發現她怎麼一層層帶出蕭邦音樂的細緻之處,還有蕭邦用了多少節奏對比來襯托如歌般的鋼琴聲線。這個做法應用在F小調幻想曲與F小調敘事曲上簡直無可挑剔,精緻無比,順著她的韻律感,音樂會不斷地散發出每個段落的情緒強度。

到了短一些的曲目,例如後面的圓舞曲與馬厝卡舞曲,每一個樂句都把三分含蓄揉進七分感性之中,高雅且夢幻。節奏感不單是「決定速度」,還得在設定好的速度中觀照音符的相互關係,這張收錄的蕭邦短曲,稱之為「珍貴」也不為過,恰到好處的細節就是品味。

到了第八片,最欣喜的不是Bruchollerie能夠彈得多漂亮、多麼面面俱到,而是「竟然還有想不到的面向」。請務必聽聽看她演奏的舒曼第一號鋼琴奏鳴曲!開頭整個樂段赤裸的和弦表露真是大膽極了。譜上會寫大小聲、強弱音,但通常不會告訴你左右手該怎麼分配聲部的強度,舒曼這奏鳴曲的開頭也不例外,左右手的音量標記都是強音,卻沒有明確指示出旋律風貌該怎麼表述。多數的演奏都試圖撫出旋律,然而她的彈法硬是高舉了分解和弦的和聲進行效果,這種風格的表現力非常突出,進而帶來強烈的音樂對比效果。音色方面的對照延續到第二樂章的抒情曲調,在小音量中也表現出壓迫感,帶出壓抑的感性,好一份濃縮詩意特調啊。很久以前聽過這麼「敢」的詮釋,那是來自Vladimir Sofronitsky,我想,這二位鋼琴家深知這些和弦之中藏著個性,所以不顧一切地要點出那些個性值得執拗的原因,當然他們也知道用和弦取代旋律線的衝擊性,就看聽眾怎麼評估了。

同一片有普羅高菲夫的觸技曲,雖然充滿快速的章法,但是聽起來又像是另一種演奏風格,像是隨時都準備好了的自信感,快而不趕,每一個片段的動機彷彿都被包含在她預想的行進裡頭,毫無意外地在正確的時間點上「搬演」到聽眾面前,沒有匆匆忙忙的樣子。聽起來不是什麼火辣辣、爆炸性的熱力演出,反而有種旁觀的興味。這種距離感是預料之外的,或許多少是因為歷史錄音保存的隔閡,就像接下來她演奏的法雅火之舞,精巧到位,少了點真實琴聲攝人魂魄的幻影,卻益發顯出她按部就班把音符陳列出來的奇觀。

一位鋼琴家能彈出這麼多個性,讀譜當然是一大關鍵,我想是因為她在每一位作曲家身上、甚至每一個作品中都讀出了不同的性格,所以試著去表現出各種語彙。專輯盒裝的最後一片展現了Bruchollerie演奏的專注,無論曲目長短、曲風如何。聽過連作曲家都稱讚的杜替耶鋼琴奏鳴曲,請您聽看看她在短曲中展現出的質樸與安逸,尤其是巴爾托克那首輪旋曲,小巧又雅俗共賞,留下一抹後味,樂感十足。

歷史錄音作為音樂的繭,最終將會綻成複雜的面貌;聆聽文獻的大腦好比地質,歷經封存的時光,讓意義慢慢滋長,混入不同的層次。聽者完全有自由把個人化的經驗疊合在音樂裡,隨著幾十年前那些人、那些事,發展出專屬於自己的詮釋,這難道不是聽音樂最奧妙的一件事嗎?更何況前人的音樂視野與品味也與今日不同,那些都是養分。為什麼歷史錄音到現在還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對一些老錄音來說,只要聽過就知道答案了。

如果玩盲測遊戲,說不定很多人會把這份錄音連結到許多一線鋼琴家?我猜要不是個性使然,Bruchollerie是有實力成為檯面上明星的。假使您熱愛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個版本值得作為比較對象。(Columbia VOX COCQ-84712

早先Bruchollerie的錄音並不好找,Doremi出版兩套,各2CD,對樂迷來說已經是彌足珍貴。此廠很會挖出稀有音源,只是轉錄成果良莠參差,讓人又愛又恨啊。(Doremi DHR-7842/3

聽過一遍這份聖桑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恨不得當年就在錄音現場瞧瞧她的氣魄究竟何等光景。這專輯也收錄了蕭邦華麗大波蘭舞曲,在雅緻中飽含感性,只可惜沒有前頭的Andante段落。(Doremi DHR-7857/8

有幾款錄音不只Doremi復刻,差別在於轉錄成果還有容易購得的程度。好比這張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Doremi收錄的是同一場演出,音質較合我的喜好,但是卻相對難找。(Denon COCQ-84275

其他人也看過:

爵士喫茶寫真雜記 Jazz Olympus!

聊聊《爵士喫茶案內所》與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