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1的文章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3)

這回要介紹我最愛的 Meloclassic 專輯。 聽著歷史錄音,偶而會覺得時間好像用不同速度進行著。接著想到廣告性質的論調,好比慢活主義讓都市的靈魂嚮往云云,想來想去,還是不禁回到這個問題:老式生活真的「慢」嗎?現代人以為的慢又是相對於什麼而言呢?這問題該怎麼思索我還是不得而知,但歷史錄音裡真的有很多速度設定與當代不同的片段,說不定可以聯想些什麼。這次從蟲膠年代的合輯,體驗到了箇中豐饒,也呼應了前一回提到的速度問題。 「慢」的概念,既可以是演奏家的表達風格,亦能是聆賞者的感受出發點。因為對演奏者而言,再怎麼嚴格的音樂速度,往往都允許彈性,只是多寡問題;音樂不斷流動,速度彈性也是境由心轉,對多數西方古典音樂演奏者來說,拘泥於固定速度的狀況較少,必須顧及細節或情緒表達,否則樂段推動起來,也易流於一成不變。所以慢的感受,是樂手與聆聽者對於聲音的反應。人腦的微妙造就「慢」的藝術奧妙,因為慢還可以分出層次,應用在聲樂與器樂上皆然。 有一種慢是相對的、易於辨認的、可以藉由版本比較得出的時間值,是能夠直觀感受的設定速度。還有一種慢,是演奏者的紮實根柢所帶來的心理感受,其實速度並不慢,但是因為演奏者技巧紮實,聲音表現非常豐富悅耳,好像聽見很多細節,音樂訊息量很充足,所以有時間區段放大的錯覺。另外,也有一種慢是基於前兩種的變體:速度是真的較慢,但慢速中把細節有條理地交代出來,並有機地交織著,讓音樂肌理(織體)與毛細孔(音符表情)顯得立體生動。最後這種手法的例子,不妨參考指揮家 Carlo Maria Giulini 與 Sergiu Celibidache 晚年的錄音。 這回介紹的專輯環繞著各有姿態的慢,錄音品質也一同影響聽感。好音質之所以能復甦歷史錄音的魅力,帶來更深刻的聆賞趣味,正是因為細節再生對於速度與情緒的感知很重要。認真聽過這張專輯,我得說,慢不只是情懷也不只是速度,而是「表達的技藝」。 Meloclassic 轉錄 1930 至 1940 年代的音源無甚懸念,音質表現大抵優秀,只要母帶保存狀況尚屬正常,轉錄成果都令人滿意。這回介紹 1938 年至 1944 年間的小提琴名家合輯錄音,演出者有 Gioconda de Vito 、 Ruggiero Ricci 、 Lilia d’Albore 、 Tibor von Bisztricky 、 Nejiko Suwa (諏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2)

 介紹歷史錄音的瑰寶,難免會遇上幾位演奏家是當年風光一時、現今卻鮮有樂迷知曉的。每當碰到這樣的演奏家,第一個想法自然是想要趕快把這些錄音介紹給樂迷,讓大家接觸到那些迷人美妙的片刻。 第二個想法接踵而至:再怎麼好的演奏家,也是很容易被遺忘的 —— 所謂時代風采終究要褪色,時光荏苒,物換星移,一代又一代的風華會逐漸逝去。我們希冀從歷史錄音中聽見的特質還能延續多久呢?確實,多數時候我持積極正面的想法,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風潮,音樂表達的方式有所轉變其實是常態,但總不免略生感慨。事物終將遭人遺忘,幾乎是不可逆的,如果還有機會重溫歷史中的片刻,已經相當幸福了吧? 於是第三個想法應運而生,音樂如果是記憶的載體,發行歷史錄音的人就值得我們投予掌聲,有人聽、有人願意討論分享,對發行者來說就是最大的回饋。這麼多禁得起反覆咀嚼的演出,哪怕只是多一個聆聽的人也好啊!雜感表過,這回來介紹法國小提琴家, Janine Andrade 。  Andrade 生於法國貝桑松,母親是鋼琴演奏者,對她的音樂教育扮演吃重的角色,她很早便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是早慧的小提琴家。 1936 年,她轉至名家 Jacques Thibaud 底下學習,接下來以演奏家的身份持續活動,直到二戰開始。二戰後,她是法國前往德奧地區交流的音樂家之一,受到更國際化的關注。接下來 1950 至 1960 年代(本回介紹的錄音就在這個區間),演奏生涯逐漸攀頂,也和不少指揮大家合作過。如今她受人遺忘,多少還是一陣唏噓,或許這和她在 1972 年中風有關。當時她在教學途中突然中風,導致失語與右半身偏癱,想當然爾,許多活動不得不被迫中止。她的名聲逐漸為人淡忘,大概也與健康狀況不佳有很大的關係吧? 在有限的生涯資訊裡,這一段有意思: Andrade 進入巴黎音樂院不久, 1931 年就得到院內競賽首獎,評語寫道「她以飛翔般的音色貫串整場演奏,技巧上不見閃失,對琴的掌控得心應手,而我們也期待她施展更悠遊、更機敏的魅力」。這評語出自何人無從得知,但從錄音中可以追想「飛翔般的音色」大抵是何等樣貌,她 1955 年至 1960 年的錄音裡頭,技藝風格已有所成,而當時評審耳中欠缺的那分悠遊或許也生出來了。  ▲Meloclassic MC 2021 。這張專輯有一半是現場錄音。雖說現場沒有把樂器音色捕捉得很好,但還是能聽見 A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1)

就音樂聆賞來說,聽眾可以直觀地感受,也可以藉著一套美學系統達致更深層的、更強烈的審美快感,同時,對於演奏方式的考證本身亦是學習聆賞的脈絡。聽覺經驗是如此一層層疊加的,而歷史錄音的價值也基於如此理解而豐盛了起來:它紀錄了演奏者的風格、特定的詮釋手法、現今罕有演出的曲目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一併側寫了某個年代的演奏風潮與當時錄音設備的性能。 歷史錄音除了有「認識某個年代演奏風尚、認識稀有曲目」的文獻意義,還有「挖掘好演奏、帶給樂迷對味的演奏家」這番聆賞樂趣; Meloclassic 最拿手的就是不斷挖出冷門卻優異的演奏家,或者應該說,這些演奏家當年其實頗有名望,卻在時代淘選後漸漸受人遺忘 …… 總之,這廠牌已經發行了不少有意思的音源,帶來的感動不一而足,就先從 Wanda Luzzato 講起吧!   ▲ Meloclassic MC 2026 。 Luzzato 的專輯越聽越有味道,這套 2CD 有太多值得咀嚼的詮釋細節,推薦給重度歷史錄音迷。 首先要聽的第一個重點是: Luzzato 中庸自持的技法之下,音樂表情是怎麼做出來的?從她拿手的舒曼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來聽,節點清楚、分句不求特出,如同她在別張錄音的表現,那股自持自重竟然也能點出舒曼的詩意,是否正因為她的演奏習慣不求誇大,所以反倒能映照不同的作曲家個性呢?抱持著這種疑問去聽她演奏的葛利格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大概就更會這樣揣測了,音樂處理一樣樸實,但第二樂章中極為纖細又篤實溫柔的氛圍難以言喻!這能說是忠於樂譜的個人風格嗎?好像總是比譜上「多一點情緒」,又那麼地具有說服力,堪稱極品。 也許就是那微妙的「多一點」、那收放之間的忖度,讓布拉姆斯的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得出了一番醍醐味。此處必須強調,在我心中,布拉姆斯的這號作品是極難表現的室內樂曲目,尤其「樂思的轉換」著實不好連貫,就像賽車場上的賽道有著隱隱約約的曲折,每一個小轉折都需要技術與巧思,段落銜接上亟需演奏者用心安排時值,以傳達內斂而豐盈的韻味,這剛好對上了 Luzzato 的特點,既不張揚,又可以給樂句適度的情感。 對了,說到演奏中的情感,無論是葛利格纖細易碎的那一面或布拉姆斯的樂思轉圜,單看小提琴就不公平了,必須要同時歸功於伴奏者 Hans Priegnitz ,他讓鋼琴聽起來和煦溫暖、恰如其分,整張專輯的鋼琴風格並不光芒四射,但永遠順耳服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