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1的文章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8)

這回想介紹一位讓音符生出語氣、讓音樂意象漸漸浮現的鋼琴家。聆聽她的錄音時,往往不覺得她有特意營造出什麼旋律曼妙的瞬間,然而回想起來卻餘韻不止 …… 她是 Monique de La Bruchollerie ( 1915-1972 )。 自從多年前偶然與其錄音(散見於 Denon 、 Doremi 、 INA 、 VOX )相遇,印象就停留在那充滿靈氣的海頓、無可置喙的莫札特,以及不矯情自溺的蕭邦詮釋。 Meloclassic 套裝發行後,第一時間就搶下,希望每一片都能重拾當初的欣喜,除了前二片有幾個樂段是我無法理解的路數,整套專輯可以說是漸入佳境,越聽越驚喜。 ▲ 這企劃相當全面地收錄了 Bruchollerie 的錄音 , 能聽見一位成熟鋼琴家的風範 , 如果她的錄音您只打算收一套 , 那就是這套盒裝了。( Meloclassic MC 1034 ) 盒裝內第一片的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與第二片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並未給我驚豔,甚至有點不像我對這位鋼琴家的認知,畢竟那幾首協奏曲名作已經有太多經典演繹,讓我一度質疑自己當初的印象。平心而論,第一片收錄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還是值得一提的演出。第一樂章架勢做足,迅捷的進場、有力的鋪陳、持續的專注、些微的刁鑽,當然是非常好的演奏,可以聽見樂團給予足夠支撐,鋼琴在框架中漲滿魄力。第二樂章樂團部份則是大大加分,有一種曼妙卻脆弱的氛圍,演奏得相當感人,靈光轉瞬間確實把「那個年代」保留了起來。第三樂章時而剛健時而崩裂,從鋼琴音粒快速滾動中,可以聽見鮮活又無畏的演奏特質,這點在其他錄音中也能聽見。 先前聽過 Bruchollerie 演奏的蕭邦華麗大波蘭舞曲與一些短曲,印象中都是帶有淺淺的詩意與瀟灑,沒想到第三片收錄的蕭邦第二號協奏曲,竟然聽起來有「過份明晰、非典型」的感受。其實她強調清晰感的演奏風格並不讓人意外,只是沒想到會如此應用在蕭邦協奏曲上,盒裝的第七片 CD 有收錄她演奏的蕭邦短曲,還真是兩樣風情哩。聽起這協奏曲,儘管能感受到管弦樂不在最佳狀態,但還是盡力烘托出 Bruchollerie 權威的一面;她出手就打到重點,每個音都有存在感,速度銳意、分句鮮明,帶來不小的迫進,手指安排說一不二,很有個性。可是這樣的風格很容易讓聽者一個不注意就錯失了音樂中的愉悅飄揚的成份與舞蹈元素出現的瞬間。我想我還沒習慣口吻這麼堅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7)

關於超技的思考不妨從兩個面向來想。其一,怎樣才算超技? Virtuosity ,超技、炫技、名人技等說法,無論翻譯,都指向精湛而具有掌控力的技巧展示。但是也不免會想,這項特質的「賞味期限」是頗為微妙的。怎樣才算超技呢?當全世界只有帕格尼尼能拉奏整套廿四首奇想曲,他的超技奇觀是毋庸置疑的,直到錄音工業見證了後人同樣有魔鬼般魅人的演奏;當波里尼在錄音間把貝多芬第廿九號奏鳴曲的終樂章賦格完美呈現時,他的超技奇觀同樣毋庸置疑,直到錄音工業見證了後人有同樣健美的手指技巧。當技巧訓練越來越能根據理論系統而達致巔峰,超技還會是超技嗎?聽眾對超技的判準會否改變?會否越發嚴苛?這問題我還沒有答案。其二,超技的內涵該怎麼思索?這我也沒有答案,不過超技的內涵肯定同樣需要加以省思並給予更多正面價值。 過往二十世紀的音樂論述不難見到「精神性」與「超越性」等深刻的思考,超技的概念或藝人似乎相對容易被劃分到象限的另一端;當然,二十世紀晚期開始,這樣的思辨逐漸受到挑戰,最主要的原因是形式與內容的二分法不再那麼好用。超技是形式上的精彩,與所謂深刻並不互斥,不可否認,有些音樂的內容就是強調技藝展現;甚至更根本地說,再怎麼樣的「藝」,原本都是深深根植在「技」裡頭的。這回歷史錄音要介紹的 Poldi Mildner ( 1913-2007 ),正是由於那股意氣風發的超技性格,帶來偌大的想像空間。先說一張 Meloclassic 的發行,再說另一張 Hastedt 的發行。 ▲ 原本以為廿四分半就彈完的李斯特奏鳴曲會是專輯聆聽重心 , 沒想到她演奏德布西的「版畫」反而充滿難以抗拒的鮮活。( Meloclassic MC 1022 ) Mildner 的錄音之所以值得關注,即便不談演奏的精彩程度,也至少有二個理由。其一,身為當年超技名家,錄音竟然意外地稀少,收藏家們難免起心動念,見一張收一張。其二,是關於想像的趣味。從她學琴歷程來看,指導過她的包括 Sergei Rachmaninov 、 Hedwig Kanner-Rosenthal ( Moritz Rosenthal 之妻)、 Artur Schnabel 、 Robert Teichmüller (德國鋼琴家、教師)等人,而 Meloclassic 這張專輯收錄的曲目來自舒伯特、蕭邦、李斯特、德布西;她的學琴經驗與這些作曲家會碰出什麼火花? 另一方面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6)

有位猶太裔鋼琴家 1917 年出生在華沙,於二戰時期倖存了下來,戰後活躍於歐陸一段時間, 1950 年代移居美國, 2012 年過世。 姑且整理一段這位鋼琴家的回憶錄:「經過多年戰火摧殘,我的演奏退化了吧?樂評說我好又怎麼樣呢?我無法肯定自己的才能究竟在何等水平 …… 許瑞特先生推薦我去見見季雪金先生,這位德國最優秀的鋼琴家。可是該去嗎?如果他不見猶太人怎麼辦?但,我又聽說他曾經彈過孟德爾頌的無言歌,這多少說明了他對猶太人的態度吧?總之最後還是登門拜訪了。見到他時,我表明來意,希望能為他演奏十分鐘。如果季雪金先生認為我可以繼續彈琴,就再努力,如果不行,我就改行從醫。當然,這麼唐突的拜訪是吃了閉門羹。季雪金先生拿出了一堆信件,告訴我歐洲許多人都想彈給他聽,我不是唯一的一個,自知機遇有限,便準備告辭。就在轉身離去時,不知怎地,他說,反正我人都到了,就彈點什麼來聽吧。又說,既然我是波蘭人,不如彈蕭邦看看。彈了 G 小調敘事曲之後,我永遠不會忘記他講的:『要放棄彈琴?瘋了嗎?你就是個獨奏家呀!你要跟我學?我還有東西能教你嗎?』我問學費怎麼算,他說『你付出的已經夠多了。』後來季雪金先生教了我五年( 1945-1950 ),一分學費都沒收。」(摘譯自專輯內頁解說) 這位猶太裔波蘭鋼琴家便是 Marian Filar 。   ▲ 戰地琴人 Władysław Szpilman 的故事不是個案,像 Szpilman 或本篇介紹的 Filar ,還能重回舞台,實非易事。( Meloclassic MC 1026 ) 相較於同代演奏家, Filar 的演奏速度很容易聽見明快的特質,不用刻意強化細節就頗具張力。如果我們聽他彈的蕭邦第二號敘事曲就不難發現:其速度維持得很好,因此也不需要特意沉溺於片段就能使音樂張力適中,鋪陳時不會過於壓迫、抒情時同樣保有行進堅定的韻律;整體來說觸鍵亦是相當沉著,頗有君子風範。這種沉著感很有說服力,明明是動態壓縮的錄音,卻又有著明白的層次,聽著聽著,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他似乎真能賦予每一個音符該有的重量」的印象。 然後再聽蕭邦船歌,還是要用明快這個形容詞。明快一詞好像暗示速度感做得突出,其實 Filar 的演奏不是這麼回事,反倒是在怡然自得的速度裡把聲部彈得「明白」,整體聽來情意「暢快」。蕭邦這首船歌的和聲效果、表情指示、踏瓣設計都蕩漾著某種飽含水花的氛圍, F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5)

當年最炙手可熱的演奏家多半都有商業錄音,他們的大廠發行和這些冷門的歷史錄音有什麼差別呢?先簡介兩位一線名家的演出,再介紹一位隱藏的高手。 ▲ Martzy 和 Ferras 兩位名家的拿手曲目也有新出土的版本 , 各有令人驚豔的表現。( Meloclassic MC 2035 、 MC 2043 ) 先說 Johanna Martzy 的專輯。 Meloclassic 挖出一份她的巴爾托克羅馬尼亞舞曲錄音,從 Martzy 以前出土過的其他版本聽來,此曲實是其拿手好戲,她似乎知道用什麼指法跟速度可以天衣無縫地串起每一個小節,而這份日內瓦電台留存的檔案有三個地方值得細聽:第一,短短六分鐘內,樂曲每個段落的速度和運弓力道的變化是怎麼相互熨貼;第二,她對細節的講究提昇了提琴的歌唱性,賦予此曲質樸的高雅格調;第三,樂曲第三段的泛音掌握,好像讓泛音跑動了起來,使那些高音域的音符構築完整的曲調,充滿表情的泛音不再為了展技而存在,旋律線搖曳生姿,鮮而不銳、嬌而不嗲,盡顯風謠本色,讓人對 Martzy 再度肅然起敬。 Meloclassic 帶來的另一驚喜是 Christian Ferras 演奏的德布西小提琴奏鳴曲,錄製時間比 Decca 那份商業發行更早一些。他在此呈現出德布西這首奏鳴曲最妖艷、最潑辣、最刁鑽的詮釋面向,不只帶著招牌的豐腴美聲,運弓開闔之間更有青蔥歲月專屬的風騷,讓人大感驚奇!唯一可惜的是,來自 1951 年的電台檔案終究有所限制,未能徹底釋放這位小提琴家年方十八的大膽奇情,專輯中負責鋼琴的 Pierre Barbizet 亦受限於音效,清晰度和存在感稍弱;儘管如此,聆聽的時候還是會被那些滑音、抖音、逼到邊緣的音準以及個性化的樂句設計所迷惑,氤氳之中聚積出 Ferras 的無邊風流。他拉奏法朗克和佛瑞的奏鳴曲時,也完全地沉溺其中,每個小對比都被放大,從第一樂章就沒打算要鋪陳,而是直接渲染、撐滿每個樂章的情緒。簡單地說,縱使異常煽情,這可是 Ferras 樂迷不會錯放的奇妙錄音。   ▲ Makanowitzky 的琴聲非常精緻 , 為音樂多添一分晶亮 , 雖然演奏著重明晰感 , 卻不會為了雕琢細節而乾燥乏味。( Meloclassic MC 2032 ) 接著說當年頗有名望且演奏實力絕對一流的 Paul Makanowitzky 。系列連載曾介紹過 Wanda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4)

這個廠牌還有很多寶藏等著樂迷挖掘,接著再介紹幾張提琴名家的錄音。先特別推薦一片此廠轉錄的大提琴文獻,由樂迷都很熟悉的 Pierre Fournier 擔綱演出。 ▲ Fournier 讓大提琴的歌唱兼具斯文與濃情 , 曲序安排尤有韻思 , 情感表達直接延伸到琴腔共鳴上。( Meloclassic MC 3010 ) 初聽這張 Fournier 專輯時不禁讚嘆,那曲目安排真像在聽演奏會,沒想到仔細一看,還真的是場演奏會!即使開頭的巴哈尚不是這位大師的最佳狀態,但接下來,他在布拉姆斯的奇異表現卻深刻地抓住我的耳朵,那分奇異應當是來自技藝的自由不羈。他拉奏的布拉姆斯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彷彿告訴聽眾「這曲子可以如此運用色彩」。他的彈性不在速度上,而是在有節制的速度中盡情揮灑多彩弦聲,充滿勁道之餘,也使音樂與「僵直」沾不上邊,獨具品味,於是也約莫可以理解 Joseph Szigeti 當年對 Fournier 的側寫:「他那阿波羅式的美感與這些年增長出來的忖度觀瞻令我印象極其深刻。」從這聽覺印象往下延續,會發現專輯後頭的「小」品,竟也有著不小的格局。 例如馬黑的佛利亞舞曲,跨度之大好似從水汽淡漠轉入氤氤氳氳。舞曲主題被揉音放大到近乎不合理的地步,弦聲炙熱,然後在一次次變容中,提琴的共鳴發散出來,音色剛強的那一面逐漸消解,遂而轉出多變又篤厚的弦聲,撥弦與隨後段落突顯漲滿的感性,讓這舞曲有了多層風貌。更難的是,他要如何在熱血沸騰之後轉去演奏德布西?心境上怎麼扭過來?畢竟德布西的音樂完全又是別種套路了呀! Fournier 的德布西大提琴奏鳴曲拉得簡潔纖細,沒有贅肉;一方面幫助聽者憑著聽覺理解作曲家的和聲設計,一方面又引起我的困惑……他的心思怎麼能這樣收放?聽著他演奏曲第二樂章,語氣密集地溢於音符之上,使我想起黛敏郎的文樂;儘管意旨互異,但展現出的聲音質地頗有接近之處。整首奏鳴曲走過,聆聽興味不減反增。仔細想想,可以歸功於 Fournier 的演奏帶來很多樣的印象,布拉姆斯以色彩與雄健撐場,德布西則訴諸帶點蒼白的敏感,同時,音樂結構也照顧得極為清楚,誠然名家手筆。 後面三首「小」品隱隱串成可與前面「大」奏鳴曲相抗衡而同等熾烈的套曲。如果單純看曲目表象,是一首法國作品、一首西班牙作品,再一首法國作曲家擬的異國風曲目,看似像拼貼,但實際聽來,一首哀歌配一首短歌及一首舞曲,其中情意的連貫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