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7)

關於超技的思考不妨從兩個面向來想。其一,怎樣才算超技?Virtuosity,超技、炫技、名人技等說法,無論翻譯,都指向精湛而具有掌控力的技巧展示。但是也不免會想,這項特質的「賞味期限」是頗為微妙的。怎樣才算超技呢?當全世界只有帕格尼尼能拉奏整套廿四首奇想曲,他的超技奇觀是毋庸置疑的,直到錄音工業見證了後人同樣有魔鬼般魅人的演奏;當波里尼在錄音間把貝多芬第廿九號奏鳴曲的終樂章賦格完美呈現時,他的超技奇觀同樣毋庸置疑,直到錄音工業見證了後人有同樣健美的手指技巧。當技巧訓練越來越能根據理論系統而達致巔峰,超技還會是超技嗎?聽眾對超技的判準會否改變?會否越發嚴苛?這問題我還沒有答案。其二,超技的內涵該怎麼思索?這我也沒有答案,不過超技的內涵肯定同樣需要加以省思並給予更多正面價值。

過往二十世紀的音樂論述不難見到「精神性」與「超越性」等深刻的思考,超技的概念或藝人似乎相對容易被劃分到象限的另一端;當然,二十世紀晚期開始,這樣的思辨逐漸受到挑戰,最主要的原因是形式與內容的二分法不再那麼好用。超技是形式上的精彩,與所謂深刻並不互斥,不可否認,有些音樂的內容就是強調技藝展現;甚至更根本地說,再怎麼樣的「藝」,原本都是深深根植在「技」裡頭的。這回歷史錄音要介紹的Poldi Mildner1913-2007),正是由於那股意氣風發的超技性格,帶來偌大的想像空間。先說一張Meloclassic的發行,再說另一張Hastedt的發行。

原本以為廿四分半就彈完的李斯特奏鳴曲會是專輯聆聽重心沒想到她演奏德布西的「版畫」反而充滿難以抗拒的鮮活。(Meloclassic MC 1022

Mildner的錄音之所以值得關注,即便不談演奏的精彩程度,也至少有二個理由。其一,身為當年超技名家,錄音竟然意外地稀少,收藏家們難免起心動念,見一張收一張。其二,是關於想像的趣味。從她學琴歷程來看,指導過她的包括Sergei RachmaninovHedwig Kanner-RosenthalMoritz Rosenthal之妻)、Artur SchnabelRobert Teichmüller(德國鋼琴家、教師)等人,而Meloclassic這張專輯收錄的曲目來自舒伯特、蕭邦、李斯特、德布西;她的學琴經驗與這些作曲家會碰出什麼火花?

另一方面,她的錄音也可以用來檢視當年樂評的意見。曾有樂評說她的技巧高超、充滿能量,卻不流於賣弄浮誇;也有樂評抱持不同看法,認為她的炫技還不夠深刻。其實無論是不是歷史錄音,常常都會繞回到這個老問題:深刻是誰的定義?怎麼樣的深度、高度才算合格?如果只是因為演奏者年齡較小、超技效果較多,就因而小看其深度,是不是也很可惜?

順道補充一則逸事。1934年,Mildner要上台表演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前幾天,拉氏正好在彩排演練時到場,問她有沒有彈過這曲子。Mildner答道:「有的,在萊比錫,和華爾特與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演過。」接著拉氏說:「那好。」便坐了下來,為她彈奏管弦樂的部份。

來說錄音吧。先前才提到Filar讓我重新審視了蕭邦前奏曲,這期我必須說Mildner也讓我重新審視了德布西的版畫。真沒想到這批超過半世紀的錄音,聽來還是如此有魅力!更沒想到版畫可以彈得清冽如許。德布西的哪一套作品坐實了他的印象派形象呢?樂友們對德布西的版畫有什麼想像?如果說過去的名盤能照出幾許繪畫般的風情,那麼Mildner的演奏就像是用相機拍下一般,帶著均衡明晰的構圖,我尤其喜歡她彈的第一曲「塔」與第二曲「格瑞納達黃昏」。

這裡岔題碎念一下。在「塔」的元素裡,有兩項比較東方、比較異國的。首先是明顯的五聲音階片段,第二個是節奏的「歸著」。提起德布西的創作受到甘美朗音樂影響,一般會注意到音階與和聲功能的變化,實際上德布西的音樂還是能察覺調性的潛流,所以可以進一步問,甘美朗的影響還顯現在哪呢?我認為「節奏韻律」這個元素能看出來,因為甘美朗合奏的一項精髓在於節奏變化的搭配與循環、歸著的節點。

「塔」這首曲子,不只標題的建築意象本身有東方味道,其聲部線條的分合進擊也有著和而不同的韻律。好比第11小節開始,德布西高明(又簡潔地)穿插使用三連音,讓兩隻手輪流在各種節奏中呼應,同時合於西歐熟練的對位手法,聲部線條漂亮極了。可喜的是,Mildner不僅節奏沒亂套,同時也將旋律要素掌握得非常好,「準旋律」的聲部也都給出恰當份量,平添幾分畫面感。我刻意提出旋律要素,乃是因為其演奏以獨立清楚的線條描繪音符情境,而不是訴諸和聲製造的氛圍。

一開始聽也許會有點懷疑,為什麼她右手聲部表現得那麼「安全」,聽到後來才懂,有時幾乎可以說是刻意地削弱右手表現力,說不定是讓主題層次更明顯的方式(就像看相片構圖,人的視覺焦點會游移);然後再聽第78小節開始直至曲終的華麗音群,可以說明她先前對右手的「掣肘」應是有意為之。這是我喜歡的德布西,是追求寫實的,而不是暈糊、稀釋、擴散開來的印象,就像我也喜歡精雕細琢的拉威爾,而不是太賣弄和聲光影的拉威爾。有時候如果太過朦朧,纖美的細節不都化開了嗎?真是沒想到德布西與Mildner如此對味。沒想到在瑰麗幻夢以外,德布西還能有這麼「清醒、清楚」的彈法。

至於「格瑞納達黃昏」,那又是不同的色彩。「音樂是流動的」這個說法並不是那麼容易體會,而Mildner詮釋這首曲子時,處處帶著微小的速度變化,又將之漂亮地銜接起來,正是流動的妙處。這彈奏方式彷彿在暗示黃昏也隨時在慢慢移動著,或者夕照下的人們在移動中搬演各種情景,聽的時候忍不住想像這位「攝影師」換上更廣角的鏡頭,試圖多捕捉一點消失中的熾熱與遠方的舞踏。

鋼琴顆粒如機關槍掃射……?沒聽過之前,著實難以想像這等「連歷史錄音的薄紗都擋不住」的迅疾指力,真是一份迷死人的「鐘」啊!(Hastedt HT 6603

再說Hastedt的發行,收錄了李斯特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與鐘,先說前者。這首曲子除了幾張大廠名盤,晚近版本我推薦Bertrnad Chamayou的演奏,歷史錄音則推薦Mildner此碟。這張轉錄品質也很棒,弦樂的深沉滑順頗到位,而且不僅弦樂轉錄效果佳,整體聲響紮實,整首協奏曲的音質都帶有類比感,聽起來十分順耳。當木管旋律浮出時,好像是黏在空氣分子上那樣,縱然樂器質感傳真度有限,但弦樂出沒的暗影又那麼實在。鋼琴魅力當然也相當突顯,無論圓滑奏、翻飛的運指、炸裂的強音,都表現出一定水準。

必聽的是這專輯收錄的鐘,精采絕倫!就算是歷史錄音,鋼琴聲響也保留得意外完整,如果仔細聽,還有觸鍵時那細細暗暗的篤篤聲……重點來了:想聽聽看鋼琴顆粒如機關槍掃射嗎?沒聽過之前真的很難想像,Mildner居然有這等「連歷史錄音的薄紗都擋不住」的迅疾指力……她彈起這些音符,沒有拖泥帶水、沒有交差了事,只有令人心滿意足的手指狂飆。尤其從51小節開始,火力全開,猶如子彈連發掃射而出,鋼琴音粒奪耳眩目至極。

以炫技著稱的Mildner除了詮釋德布西充滿意外驚喜,硬橋硬馬的李斯特演奏更是讓人聽得熱血賁張、欲罷不能,當然值得用力推薦。光這二張錄音傳世,就夠樂迷聽上好一陣子了。

其他人也看過:

爵士喫茶寫真雜記 Jazz Olympus!

聊聊《爵士喫茶案內所》與電子書

Meloclassic 歷史錄音回顧 (8)